8月21日至25日,海峡第十三届海峡青年荟·海峡两岸(福州)青年创意(工艺)交流周在榕举行,两岸汇聚两岸青年嘉宾、青年工艺专家、共话工艺文创从业者逾百人。传承创新
台湾青年参观罗源滨海玉石文化城。海峡记者 原浩 摄
本次活动以“潮涌闽台·创艺共生”为主题,两岸聚焦“传统工艺+数字科技+产业赋能”,青年不仅设立罗源文创、共话工艺台湾文创、传承创新两岸融合三大展区,海峡还邀请两岸专家分享工艺创新与产业转化经验,两岸并组织两岸青年走进罗源县后张溪尾历史文化街区、青年三坊七巷等地,共话工艺体验畲族竹竿舞、传承创新非遗手作,了解闽台文化共通基因与福建地域特色。
在罗源滨海玉石文化城的台湾文创展区,玻璃工艺师林谕靓带来多件玻璃艺术作品,其中一件格外引人注目——以“如”字为象形骨架,幻化成一条腾挪的龙,既承载龙年的寓意,又融合汉字的形态美与传统文化的象征意蕴。林谕靓说:“海青荟是一个很好的平台,能让更多台湾青年来到大陆,和同道中人切磋技艺、了解彼此。”
“这是我刚学漆艺时的作品,把它从台湾带到福州,就像‘回娘家’。”台湾中华优秀文化交流协会秘书长姚旭展此次带来两件木质漆器。对他而言,这不仅是展品,更是一段跨越20余年的心路回响。他告诉记者,台湾漆艺与福州漆艺渊源深厚,技艺、材料、理念交融,“这些年来,两岸工艺师的作品都在不断进步。通过这样的机会,大家可以观摩、切磋,相信未来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推广上会更加深入”。
台湾中华优秀文化交流协会理事长许耿修表示,两岸同根同源,青年在陶瓷、石雕等领域的探索,与罗源玉雕、畲族非遗的传承创新一脉相承,“希望通过此次交流,两岸青年在技艺切磋中加深了解、在文化共鸣中凝聚共识,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焕发新活力”。(记者 唐蔚嫱)
文章内容仅供阅读,不构成投资建议,请谨慎对待。投资者据此操作,风险自担。
玻璃历史悠久,性质稳定,是历经时间考验的优良材料,不但能够用于装饰,也可在各种光学仪器中发挥重要作用,甚至能够用来帮助建筑节能降噪。通过使用不同的加工方法,我们能够让玻璃具有不同的特性。落地窗的玻璃该
近来,各行各业的竞争升级,为了扩大市场和企业的需要,板材强强联合。 欧德森、爱格双双扩军 以"真的很德国"为广告语的百强家具用上了纯正的德国板材。12月4日,百强携手欧德森新闻发布会召开,这标志着百强
疫情之下,居民居家时间有所增长,消费者对居家便捷性需求不断提升,智能门锁、智能音箱等产品逐渐普及,智能家居设备泉涌式喷发。5G、大数据及AI等先进技术的成长给智能设备市场带来生机,万物互联等关键技术的
今天,向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致哀。1937年12月13日,惨绝人寰的南京大屠杀发生。浩劫持续40多天,30余万同胞遭日军屠戮。86年过去,曾经的血与泪,从未忘记。今天是国家公祭日,祭奠同胞,铭记历史。愿